純度**
規格非標定制
產地株洲
品牌利吉升
雜質0.01%
室溫下鈮在空氣中穩定,在氧氣中紅熱時也不被完全氧化,高溫下與硫、氮 、碳直接化合 ,能與鈦 、鋯、鉿、鎢形成合金。不與無機酸或堿作用,也不溶于王水,但可溶于氫氟酸。鈮的氧化態為-1、+ 2、+3、+4和+5,其中以+5價化合物穩定。
1864年,德馬里尼亞在氫氣中對氯化鈮進行還原反應,制成鈮金屬。雖然他在1866年已能夠制備不含鉭的鈮金屬,但要直到20世紀初,鈮才開始有商業上的應用:電燈泡燈絲。鈮很快就被鎢淘汰了,因為鎢的熔點比鈮較高,較適合作燈絲材料。1920年代,人們發現鈮可以加強鋼材,這成為鈮一直以來的主要用途。貝爾實驗室的尤金·昆茲勒(Eugene Kunzler)等人發現,鈮錫在強電場、磁場環境下仍能保持**導性,這使鈮錫成為種能承受高電流和磁場的物質,可用于大功率磁鐵和電動機械。這一發現促使了20年后多股長電纜的生產。這種電纜在繞成線圈后可形成大型強電磁鐵,用在旋轉機械、粒子加速器和粒子探測器當中。
當于1801年考察在大英博物館的礦石時 ,Charles Hatchett被一個標簽為columbite(鈳鐵礦)的樣本激起了興趣。他推測其包含一種新的金屬,他是對的。他加熱一塊樣本與碳酸鉀,溶解產物到水中,添加了酸后獲得了沉淀物。然而,進一步的處理也沒能生產出元素本身,他命名其為columbium(鈳——鈮元素的舊譯),被人們已知多年。
一種金屬元素。鈮能吸收氣體,用作除氣劑,也是一種良好的**導體。舊稱“鈳”。化學符號Nb,原子序數41,原子量92.90638,屬周期系ⅤB族。1801年英國查爾斯·哈切特(Charles·Hatchett)在研究倫敦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鈮鐵礦中分離出一種新元素的氧化物,并命名該元素為columbium(中譯名鈳)。1802年瑞典A.G.厄克貝里在鉭鐵礦中發現另一種新元素 tantalum。由于這兩種元素性質上非常相似,不少人認為它們是同一種元素。由于它與鉭非常相似,起初他竟搞混了。1844年德意志H.羅澤詳細研究了許多鈮鐵礦和鉭鐵礦,分離出兩種元素,才澄清了事實真相。后查爾斯·哈切特用**中的女神尼俄伯(Niobe)的名字命名了該元素。
-/gbaffji/-
http://www.nmgly.cc